在投資與銷售尚未全面恢復前,一線城市新房與二手房價格率先搶跑。10月19日,國家統計局發布《2023年9月份70個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銷售價格變動情況》,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高級統計師沈赟在解讀數據時披露,一線城市二手住宅銷售價格環比連續4個月下降后首次轉漲,新房價格環比持平、同比漲幅擴大;與之對應的是前一天投資、銷售數據的弱復蘇;相比之下,二三線城市的市場并不樂觀,下跌城市數量仍在增加。
二手房轉漲
時隔4個月,一線城市的二手房價格止住了跌勢。
沈赟10月19日解讀數據時披露,從環比來看,2023年9月一線城市二手住宅銷售價格環比連續4個月下降后首次轉漲,漲幅為0.2%,其中北京和上海環比分別上漲0.7%和0.6%,廣州環比下降0.7%,深圳環比持平。
一線城市二手住宅銷售價格同比下降1.4%,降幅比上月收窄0.2個百分點,其中北京同比上漲1.1%,上海、廣州和深圳同比分別下降1.9%、3.8%和1%。
易居研究院研究總監嚴躍進根據簡單算術平均計算發現,從9月一二三線城市的房價環比漲幅數據看,分別為0.1%、-0.5%和-0.5%,同比漲幅則為-1.4%、-3.2%和-3.5%。
其中,一線城市的二手房價格指數表現是最好的,時隔4個月轉跌為漲,說明價格指數基本面出現了積極的表現,也充分說明當前房價指數趨穩向好。
從城市上看,北京、上海的房價漲幅相對較好。“二手房市場的邏輯和一手房也是相似的,總體上城市基本面不錯,其房價指數相對堅挺。背后的邏輯也還是在于,此類城市市場需求量大。”嚴躍進認為,此類城市扮演了領頭羊角色,也有助于全國預期進一步向好。
談到后續市場,嚴躍進指出,二手房市場關系房地產行業的健康發展。尤其是二手房的供應規模相對大,提振二手房非常重要。系統梳理,目前二手房在限購政策、銀行貸款、換房退個稅等方面都有各類積極政策。各地要把政策用足用好。“二手房市場盤活了,其客觀上對于一手房或房企去庫存也會有較為積極的作用。”
新房止跌
新房方面,從環比看,9月,一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由上月下降0.2%轉為持平,其中北京和上海環比分別上漲0.4%和0.5%,廣州和深圳環比分別下降0.6%和0.5%。
從同比看,9月,一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同比上漲0.7%,漲幅比上月擴大0.1個百分點,其中北京和上海同比分別上漲2.9%和4.4%,廣州和深圳同比分別下降1.7%和3%。
嚴躍進平均計算發現,從9月一二三線城市的房價指數環比漲幅數據看,分別為0、-0.3%和-0.3%,同比漲幅則為0.7%、0.2%和-1.4%。“目前該指標最大的特點是,一線城市在8月環比跌幅為-0.3%的基礎上,當前止跌即為0。” 嚴躍進認為,這充分說明認房不認貸落實后,一線城市市場交易回暖,扮演了本輪樓市復蘇的良好態勢,也有助于引導市場預期,促進全國房價指數回暖和趨穩。
市場復蘇有待熱點城市帶動
房價的回暖并沒有從一線城市蔓延到二三線城市。
從環比看,9月,二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下降0.3%,降幅比上月擴大0.1個百分點;二手住宅環比下降0.5%,降幅與上月相同。三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下降0.3%,降幅比上月收窄0.1個百分點;二手住宅環比下降0.5%,降幅比上月擴大0.1個百分點。
從同比看,9月,二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同比上漲0.2%,漲幅比上月回落0.1個百分點;二手住宅同比下降3.2%,降幅比上月擴大0.2個百分點。三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銷售價格同比分別下降1.4%和3.5%,降幅均與上月相同。
58安居客研究院院長張波提示,從二線城市來看,市場的復蘇還有待于熱點城市的帶動,目前長沙、成都、西安等城市政策的放松對本區域市場的拉動作用較為明顯,也同步產生了明顯的虹吸效應,尤其是本省人群在外地打工,并選擇回到省會城市買房的現象不斷增多。這將進一步加大市場的分化,在帶動強二線城市市場復蘇的同時,中小城市的復蘇難度在進一步加大。
“這也就不難理解為什么越來越多的二三線城市有實力的國企要來北京拿地。”剛剛參與了前天北京土拍、在搖號環節被山西地方企業擊敗的某房企土拓部負責人直言,雖然不少地方企業到一線城市拿地扮演了“馬甲”的角色,但更多的其實也有自己“走出去”的沖動。“畢竟從風險角度考慮,一線城市的復蘇一定是最快的。”
這也導致9月70個大中城市中,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同比下降城市有45個,比上月增加1個,較年內高點減少10個;二手住宅銷售價格同比下降城市有67個,比上月增加1個。
在嚴躍進看來,這說明目前的弱復蘇是局部的,依然要重視一些城市房價指數偏弱的問題。當前應該非常清晰地看到,一二線城市必須提振樓市,此類城市樓市提振了,對于全國整體形勢的扭轉具有積極的作用,也有助于進一步促進房地產市場的預期良好發展。
北京商報記者 王寅浩
本網站所有內容屬北京商報社有限公司,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商報總機:010-64101978 媒體合作:010-64101871
商報地址:北京市朝陽區和平里西街21號 郵編:100013 法律顧問:北京市中同律師事務所(010-82011988)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84276691 舉報郵箱:bjsb@bbtnews.com.cn
ICP備案編號:京ICP備08003726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502045556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1120220001號